《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1-30 点击量:832

信息管理教研室编

20101125

 

适用专业

层次

理论课

学时

实践课学时

总学时

学分

课 程 性 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36

12

48

3

专业方向必修课

先修课程

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 目的和任务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方向必修课,在系统地介绍物流的基本理论、物流基本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力求作到观念新、内容新、结构新、技术新,并将物流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与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技术、现代物流管理和现代物流模式进行对接。在物流管理上突出整体系统化;在物流技术上突出集装化、机械化、自动化;在物流模式上突出一体化、战略化;在物流信息上突出数字化、电子化;在物流运作上体现合理化、效益化;在物流发展上注重现代化、国际化、全球化。

2 完成培养方案中哪项基本素质要求和业务培养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一是要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运用。通过学习掌握和了解现代物理信息系统,包括物流信息系统概述、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物流计划信息系统、接受订货和订货信息系统、仓库管理信息系统、运输和配送信息系统、智能化道路交通系统、货物配载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港口物流信息系统、铁路物流信息系统、航空物流信息系统、商品流通业物流信息系统等内容

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物流信息系统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学时分配表

 

序 号

        

        

  课(36

  验(12

   

1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4

0

 

2

物流信息系统

技术

技术基础

4

6

 

技术应用

3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

4

 

4

第三方与商业零售物流信息系统

4

 

5

运输、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

2

 

6

物流客户与客户关系

4

4

 

7

物流关系营销

2

 

8

物流客户识别与客户服务

4

 

9

物流客户流失与保留

2

 

10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实施与应用

2

 

11

物流电子商务

2

2

 

1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2

0

 

   

36

12

 

   

48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物流与信息基础知识;

2.物流概述;

3.信息流对物流的影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使学生认识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构成;了解管理、数据、信息和系统等有关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会区分管理决策的不同层次以及对信息内容的不同要求;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从不同侧面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分类。

第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技术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实验6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条形码技术;

2.掌握数据交换技术EDI

3.掌握射频技术;

4.把握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使学生能够建立简单的计算机局域网,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处理技术。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数据库技术。使学生认识电子标签、条码技术、全球定位技术( 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EDI、胡椒中心、数据仓库等技术。掌握电子标签、跳马应用技术,并掌握如何在物流信息系统中使用电子标签、条码技术和GPS技术。

第三章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企业物流系统;

2.企业物流管理;

3.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讲生产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和运作流程,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方式与信息系统的集成。

第四章 第三方与商业零售物流信息系统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建设过程;

2.掌握商业零售物流信息化的建设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掌握第三方与商业零售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作流程。了解第三方与商业零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功能、掌握第三方与商业零售物流信息化的建设过程。

第五章 运输、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运输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模块;

2.掌握仓储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模块;

3.掌握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模块。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新型配送中心的特征与应该具备的条件、了解配送中心配送路径与装配方案的优化方法、了解配送中心基本业务流程、了解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掌握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模块。

第六章 物流客户与客户关系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含义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分类;

2.对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需求背景的理解掌握。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含义,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分类。本章要了解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背景,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含义和分类,重点掌握客户关系管理产生的需求背景。

第七章 物流关系营销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客户生命周期及其价值,掌握客户满意陷阱及其成因;

2.掌握客户生命周期及其价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本章要了解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理解客户生命周期、客户满意陷阱及其成因。重点掌握关系营销理论、客户智能。

第八章 物流客户识别与客户服务

本章理论教学4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客户服务的定义、类型;

2.客户关怀的基本概念、目的、内容;

3.客户关怀的手段。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客户服务的要素和类型的基本概念,客户关怀的目的、内容、策略、计划、手段及评价。

第九章 物流客户流失与保留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客户流失的原因和过程;

2.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3.客户满意度的调查与评价、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

4.如何判断忠诚客户及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关键因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客户流失的原因、过程;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客户满意度的调查与评价、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如何判断忠诚客户及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关键因素。

第十章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实施与应用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CRM软件系统的组成和CRM功能模块。

2.掌握CRM软件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系统的相关知识。本章要重点掌握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系统的一般模型、组成部分、主要业务功能、技术功能、系统模块和主要的发展趋势,尤其理解掌握客户关系管理的ASP模式。理解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如何客户关系管理软件体现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和思想。了解目前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主要厂商及其特点。

第十一章 物流电子商务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实验2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构建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关键技术、掌握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功能框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功能、理解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特点和服务内容、认识建设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意义、目标和运作方式,掌握构建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关键技术、掌握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功能框架、理解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系统架构、了解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内容框架、了解物流园区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构建。

第十二章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

本章理论教学2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内容;

2.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管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理解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策略和步骤,物流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可行性分析内容,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内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与内容,系统维护的目的与任务,系统维护的对象与类型,物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内容,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监理、审计与评价。

实践教学安排

实践内容及学时分配见下表

序号

理论章节

主要实验内容

学时

实验1

物流作业信息系统

小型自选商场物流管理系统开发

6

实验2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

满意度指标建立与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使用

4

实验3

物流电子商务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建设策划

2

 

四、课程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理论课成绩由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平时作业3部分组成,按百分制计。其中:

考试成绩占:50%(理论考试成绩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评定)。

实验成绩占:30%(实验成绩通过上级实验作业综合评定)。

平时作业成绩占:20%(按每次作业完成与出勤情况评定)。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别文群、李江立、缪兴锋,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参考书:

1.刘小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蔡淑琴,物流信息系统,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3.吴玉惠、余晓红、黄铮,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蜀ICP备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51110202000072号